润滑剂类型

润滑油

润滑油排出润滑点的热量。此外,润滑油还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渗透和润湿性能。因此可以在较高的温度或转速下进行润滑。主要用于齿轮、链条、滑动轴承、液压系统和压缩机领域。

特性数据标准说明
粘度DIN 51561测量液体内摩擦
ISO VGDIN 51519根据粘度等级对润滑油分级
使用温度 最佳性能的温度范围
闪点DIN ISO 2592外源点火蒸汽-空气混合物的最低温度
凝固点DIN ISO 3016润滑油仍保持流动的最低温度

高性能润滑油的结构

在配制高性能润滑油时,除了仔细选择基础油(类型、粘度)外,添加剂也具有特殊地位,且对性价比影响显著。现代化润滑油的配方,使得在油膜破损时,其中有效成分能形成一层保护膜,从而保护表面免于磨损。

基础油的特性

在选择润滑油时,基础油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。矿物油、合成烃(聚 α 烯烃 = PAO)、酯类、聚乙二醇、硅油在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别很大。

特性矿物油PAO 合成油酯油聚乙二醇油硅油
在 20°C 时的密度 [g/ml] 约:0.90.850.90.9 - 1.10.9 - 1.05
凝固点 [°C] 约:-40 -> -10-50 -> -30-70 -> -35-55 -> -20-80 -> -30
闪点 [°C] 约:< 250< 200200 -> 270150 -> 300150 -> 350
耐氧化性-+++++
热稳定性-+++++
塑料相容性++-取决于类型+

与油的兼容性

不同润滑剂的可混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基础油影响,且在
更换润滑油时必须加以注意,同时应考虑粘度问题。

 矿物油聚 α 烯烃酯油聚乙二醇油硅油
(甲基)
硅油
(苯基)
聚苯醚油全氟聚醚油
矿物油    
聚 α 烯烃     
酯油  
聚乙二醇油      
硅油(甲基)      
硅油(苯基)   
聚苯醚油     
全氟聚醚油       

■ 可混合  □ 有条件的可混合

粘度 – 用于衡量液体物质
内部摩擦的尺度

润滑油粘度的选择取决于润滑剂的应用范围。总而言之:低粘度用于低压力负荷和高滑动速度,高粘度用于高压力负荷、低滑动速度和高温。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测定粘度(参见测试和测量方法)。运动粘度以 mm²/s 为单位,用于分类。动力粘度以 mPa s 为单位。在考虑到密度因素的前提下,两种粘度都是可相互转化的,公式为:动力粘度 = 密度 x 运动粘度。

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润滑油粘度取决于温度、压力负荷和剪切应力以及其发生时间等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。取决于润滑油的类型,随着温度的升高,粘度减小,反之亦然。

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按照 ISO (DIN 51 519) 或 SAE(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)标准进行划分。

 

运动
ISO VG
粘度(40 °C 时):
[mm²/s]
1513.5 - 16.5
2219.8 - 24.2
3228.8 - 35.2
4641.4 - 50.6
6861.2 - 74.8
10090 - 110
150135 - 165
220198 - 242
320288 - 352
460414 - 506
680612 - 748
1,000900 - 1,000
1,5001,350 - 1,650

ISO 粘度等级(根据 DIN 51 519 标准)

ISO-VG(粘度等级)仅适用于工业润滑油。其中在 2 mm²/s 到 1,500 mm²/s 的范围内分为 18 个运动粘度等级。粘度在 40 ℃ 条件下测定。

SAE 粘度等级

SAE 粘度等级划分了用于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润滑油级别。发动机油范围为 0 – 60,而变速箱油范围为70 – 250。该粘度值在 100 °C 下测量。

  • 联系方式

    您的专用润滑剂专业合作伙伴 | ROVAS Spezialschmierstoffe

    Ganghoferstr.47
    82216 Maisach
    中国

    • +86 755-2806-3318
    • +86 755-400-716-2598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方式

    联系方式